top of page

通往國會大廈的路

墨爾本市中心,亦稱墨爾本中央商業區(Central Business District)的城市規劃採用方格網佈局,街道之間互成直角,形成一個網絡,而各種商業活動、交通系統、以及當地人的日常,都互相交錯於這個絲絲相扣的網絡裡。無論你往縱橫軸哪個方向前行,在某個交點處必有讓你意想不到的驚喜匿藏在哪裡。

從我住處踏出街道,眼前除了有車道上繁忙的車流之外,街道上熙熙攘攘的人群也隨著車流繁忙的律動而活潑起來,同時吸引我注意力的還有屹立在那條街道盡頭,與附近摩登大樓形成強烈對比的一棟羅曼復興風格建築物,它就是墨爾本國會大廈(維多利亞議會大廈)。

墨爾本國會大廈位於柏克商業街 (Bourke Street)與春天街(Spring Street)的交匯處。從柏克商業街往春天街的方向前進到達丁字路口時,國會大廈一字排開的圓柱安穩的立在梯狀基座湧現在我眼前。國會大廈是顧名思義就是眾多國會議員聚集在此商討以及決策國家重要議題的地方,它是莊嚴神聖的。因此在普遍人的眼中國會大廈是森嚴的,凡人對它敬而遠之。

然而這棟位於市中心的國會大廈卻不會讓人對它產生恐懼,坐落在山丘上的國會大廈使整條柏克商業街從起點開始處於往上的姿態,而在底部襯托國會大廈的梯狀基座巧妙的與丁字路口產生結合,無形中將柏克商業街繼續展延,因此在高處的國會大廈除了有俯瞰城府的姿勢,也有著歡迎的姿態來迎接行人,邀民一起參與民主的萌生。

我踏上階梯,到某處轉身席地而坐,發現從較高的視角仰望墨爾本市中心是跟街道裡是不相同的。柏克商業街兩邊的街面的一切活動此刻在國會大廈這邊一覽無際。正當我沉醉於電纜車穿行街道時所發出的鈴聲,以及街道兩邊樹葉泛黃的大樹時,我察覺柏克商業街位於市中心的正中央的街道,並把市中心一分為二,看來國會大廈從1855年開始在整個市中心的規劃演變裡除了扮演著歷史見證人,它宛如一隻在這片汪洋基地上的錨,紮實的駐守在一個點上,並牽引著周圍城市肌理的演變。

把視角往低處看,有一群社運工作者在基座附近的廣場上發放示威字牌,眼睛大略看過,大概是關於愛護動物之類的訴求。在國會大廈面前見證類似的民主訴求感覺還有點稀奇,馬來西亞這裡沒有嗎?滿懷好奇的我頓時在那裡想了起來:馬來西亞通往國會大廈的路是怎樣的?

馬來西亞國會大廈建於馬來亞(現為馬來西亞)獨立初期,是代表馬來西亞進入新的里程碑的標誌性建築物之一,它標榜著民主。在全球興起的現代主義的大格局下,各種現代建築元素對熱帶氣候作出的獨特詮釋為馬來西亞現代建築掀開新章,至今依然是有資格代表馬來西亞的建築物之一。

同樣的,我國的國會大廈也是坐落在國會路(Jalan Parlimen)的尾端,國會路由於可通往吉隆坡多個重要地點,因此此路段平時是非常繁忙的。基於吉隆坡獨特的地形因素,以致吉隆坡的城市規劃依照地形發展——錯綜複雜的馬路穿梭在山谷之間,而不是工整的方格網佈局;而國會路穿越的是吉隆坡其中一個綠肺——國家湖濱公園,而不是好像柏克商業街那樣。這一點相當困惑我,試想像行人在寧靜的公園散步時,他該如何越過那繁忙的馬路呢?雖然馬路上畫有斑馬線,可是事實上沒有人利用那斑馬線過馬路,以致公園的另一端無法被全面的使用。當民間或某個陣營有任何訴求,他們頂多在附近的國家紀念碑集合,幸運的話還可以步行到國會大廈的圍欄外,想跨過圍欄踏入國會大廈範圍以內根本就是天方夜譚。

“咚咚咚”

守時的電纜車經過再次把我的意識拉回到墨爾本,看看表上的時間,心想:好吧,該起身往其他地方走走吧。當我轉身準備離去時,發現入門處設有櫃檯,上方寫有觀光導覽服務(定時)開放時間,除了周日假期以及國會進行時期,基本上每一天都有提供免費導覽。

“咦?我國的國會大廈除了每年七月份的馬來西亞建築設計節慶有特別限量開放之外,恐怕我們平時也只能在那不友善的圍欄外一窺國會大廈的風采吧。”

看來我們國家民主意識的貧乏在各種建築表象可見一斑,相比之下我們還須加倍努力。

通往國會大廈的路,還有很遠。

bottom of page